2014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家精品课程暑期调研活动须知
根据本课程教学计划要求,暑假期间,每位学生须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一次社会调查,以“感受实际”;并运用“夯实基础,操练思维”所获,加以分析、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外国留学生也要求结合本国实际进行调查,也可进行与中国政治某一方面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就本课程而言,此项调研活动已进入第21个年头。就同学们而言,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可能还是第一次。务请重视,尽心做好。
1. 选题可以结合本课程所涉的某项政治制度,或者结合社会所关注的某项政治制度改革与建设,或者对社会政策以及身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考察与思考。从注重政治制度改革、社会文化改良的立意出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对制度改革作出贡献),展开实践调查,并提出思考建议。留学生可以结合其本国政治制度建设或政治热点问题进行调研。重在调查与研究制度、事件的实际状况,展开思考!
2.须撰写“调研报告”。未作社会调研而成的一般论文、未作分析研究的调查资料汇总,均不符合要求。
3.须各人独立完成调研报告。可以数人(一般不超过5人一组)一起调查,但必须各自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独立撰写报告,不得雷同。
4. 须杜绝从网上或其他地方(如机关)照抄照转现成的文件、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一经查证确凿,即比照抄袭舞弊处理!!)
5.调研前应围绕选题从理论知识、法律政策、调查的目的、方法、对象与步骤等方面作充分准备。不可预设调查结论(但可预计几种可能性)。“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结论当在调研中孕育,调研后得出。
6.通常可以通过自己或各类社会关系选择与联系调研点(调研对象),这样容易了解到真实情况。
7.调查方法可自定,如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阅读文本、问卷调查、随机问答等(可数种方法并用)。鼓励调查方法的探索、创新。
8.为积累这项教学活动的资料,请同学们在可能的情况下,拍录自己调研的场景,并将此影像资料提交老师。本教学网站会有选择地展示出来。影像资料要内容真实、主题鲜明,并加简短文字说明。(如不希望公布,或可匿名公布,请说明!)
9.调研报告字数在3—5千字(不包括资料附件)。内容一般应含:调查概况、调研对象简况、经核实-梳理-取舍过的主要调查材料(必须是依法获得的可靠材料)、发现的(正负两面)问题、本人的分析研究、结论等。(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应作为附件)。报告不求千篇一律,提倡各有特色,但需符合调研的基本目的与要求。
10.十分欢迎在报告后另加附言,对本课程及本调研活动发表意见、建议或感受,以促进课程建设。
11.调研报告封面上要注明:复旦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假期调查报告。封面主体部位标明:报告题目、作者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姓名(以区别同课不同班)、完成日期。电子文档的文件名,请按如下格式:学号+报告名称,以word 或Pdf文档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