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署期PU班课程调研报告点评与分析
收到的调研报告和论文共81篇,其中留学生的论文8篇,调研报告1篇;中国学生的调研报告共72篇。现将本次批改的有关情况点评与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从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充分利用暑期时间,积极参与到社会调研活动中去,调研态度认真,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问卷数据、访谈资料、图片资料等,为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行现状奠定了基础。在撰写调研报告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按照调研报告的基本规范进行撰写,基本上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根据调研的基本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考和相关对策,整体质量比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同学已经能够在调研基础上进行深度的理论性分析,已经体现出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一定的学术水平,如江睿同学的《中国信访制度调查》,就是一篇既体现实践性调研又体现理论性思考、既进行了文献综述又能提出创新观点的上乘之作。本次调研激发了同学们的认识社会的积极性和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引发了同学们对中国政治制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思考,对充分认识中国政治制度和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从调研的主题内容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中国政治制度的课程要求,就某一方面的制度进行调研或比较分析,主要涵盖了政党制度、人大制度、政协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基层自治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法律制度等,从不同向度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留学生同学主要从不同国别的角度入手,对中外相关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但是,也有个别同学没有按照课程要求来进行选题,以致于偏离了中国政治制度课程要求的调研范畴,如有同学针对“蚁族”、农业发展、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就没有很好地审定选题。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同学们主要运用了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资料收集法、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调研方法开展调研,方法运用得当,为充分掌握一手资料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二、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研究主题
|
文章数量
|
所占比例
|
人大制度
|
12
|
14.8%
|
政协制度
|
3
|
3.7%
|
政党制度
|
3
|
3.7%
|
行政管理制度
|
教育制度
|
6
|
7.4%
|
公务员制度
|
1
|
1.2%
|
土地管理制度
|
3
|
3.7%
|
人事制度
|
2
|
2.5%
|
兵役制度
|
1
|
1.2%
|
信访制度
|
2
|
2.5%
|
政务公开制度
|
3
|
3.7%
|
其他相关
|
3
|
3.7%
|
选举制度
|
23
|
28.4%
|
基层自治制度
|
7
|
8.6%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
|
2.5%
|
法律制度
|
1
|
1.2%
|
福利制度
|
1
|
1.2%
|
政治参与制度
|
1
|
1.2%
|
对政治制度的整体性分析
|
4
|
4.9%
|
偏离主题
|
3
|
3.7%
|
注:涉及到(基层)人大选举研究的,在统计时没有归入到人大制度主题之下,而是归入到选举制度的主题中来统计。
三、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
研究方法
|
文章数量
|
所占比例
|
调查问卷法
|
33
|
40.7%
|
访谈法
|
61
|
75.3%
|
资料收集法
|
12
|
14.8%
|
比较研究法
|
7
|
8.6%
|
注:大部分文章不是运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调研与报告撰写,而是综合运用了两种和多种方法。
四、成绩分布情况
分数段
|
人数
|
所占比例
|
90-100
|
8
|
9.9%
|
80-89
|
45
|
55.6%
|
70-79
|
21
|
25.9%
|
60-69
|
4
|
4.9%
|
60分以下
|
3
|
3.7%
|
五、优秀报告
学号
|
姓名
|
题目
|
成绩
|
09300220076
|
江睿
|
中国信访制度调查
|
98
|
10300170033
|
陈炯辉
|
对基层选举制度的调查:村民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关注度和参选率的研究
|
97
|
10300170147
|
俞家
|
聚焦村级换届选举——以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古竹院村为例
|
96
|
10300170003
|
李晓磊
|
人大代表“代表意识”的实践调研与制度思考
|
95
|
10300170089
|
向凌
|
重点以换届选举看基层民主制度
|
94
|
09300220098
|
刘昕晚
|
山东农村基层人大选举问题实地调研报告——以外出务工人员政治权利保障问题为重点的讨论
|
93
|
10300170107
|
庞佳
|
就农村选民选举参与意愿及其原因、选举法修改后的选举热情预测——以山东省某镇选民为例
|
92
|
10300170103
|
卢轶君
|
关于流动人口参与现住地基层人大选举现状的报告
|
91
|
10300170084
|
李文杰
|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调研
|
89
|
10300176043
|
金圣洙
|
韩国与中国的选举制度
|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