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必须要做到选举过程、候选人信息,以及投票结果的透明化。在中国,就算在人大代表选举的最底层实行直接选举,但候选人还是需要由上一级来提拔才有资格参加选举。许多平民很难有机会被提拔,而且被提拔的候选人究竟有哪些政绩、又是如何被提拔的,人民毫不知情。
西方国家的竞选之所以体现出民主,是因为竞选过程中,人们有许多渠道和来源,即所谓的权利,来得知候选人的全部信息。有些人说,西方国家的竞选需要党派内的提拔、错综复杂的背后利益集团,更加显得腐败、不民主;然而,在中国,这种幕后的利益集团也很多,而且政治腐败现象也一定很多,但是极少被暴露出来。这就是我认为中国应该搞竞选的理由之一。在西方国家的竞选期间,候选人对每一件事都小心翼翼、谨慎,因为他们深知当前关注着他们的是几千万双眼睛和几万家媒体。相反地,中国的选举期间,候选人太缺少所谓的紧张感。人一旦放下警惕就会变得肆无忌惮,由于选举过程太“轻松”,会导致许多政治人物轻视他们的职位、放纵他们恶化腐败现象。
2002年韩国总统选举的时候,卢武铉作为一个平民出身,面对韩国最大的党大国家党,原本没有任何胜算。尽管他出身寒酸,但是他有正直的政治理念,即“让国民过上好生活”的理想给原本对选举毫无关心的年轻一代注入投票热风,扳回了局势,与大国家党候选人以2.1%之差当选。卢武铉之所以能够当选有多种原因,一是因为网络上支持卢武铉的年轻人的积极宣传,即“不是媒体炒作出一个总统,而是我们(网民)创造一个总统”。二是因为卢武铉作为一个平民总统,不是靠任何背后利益集团或是权力而站上总统位子的,他在某种意义上是全韩国平民的希望和榜样。因此,最重要的理由便是,他的当选是全国民的选择。
我认为搞不搞竞选的核心问题在于它是否能够体现出“民主”。在中国采纳竞选这个制度的意义在于,把委托于人大代表的投票权还给人民,让人民来直接投票。竞选制度是把选择权交到人民的手中,让人民自身来作出主观的选择。只有人民作出主观的选择才能算是体现出民主,因为各个阶层、种族、年龄、性别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每个人民就应该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和理念来作出一个最令自身满意的选择。而所谓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是竞选制度残酷但也是最理智的特征。
中国的国情不能作为一个借口。不能因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大、教育程度差异大、少数民族众多等原因而不采用竞选制度。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从一个不完善的状态下开始的民主化,通过时间的推移才慢慢改善的。而且,既然要搞“民主”,那么就应该实实在在地给人民权利去实行民主化的政治活动。阻碍中国实行竞选的障碍物很多,但是都有空间与余地去改进、完善。中国应当一步步实行竞选,因为我认为,只有搞竞选才能够体现出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