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品课程 今天是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 课程首页
  • 课堂场景
  • 师生聊学
  • 实地调研
  • 师生寄语
  • 作业选展
  • 教学资源
  • 学术简讯
  • 进言网建
精品课程
  • 课程介绍
  • 教学队伍
  • 教学大纲
  • 教学方法
  • 参考书目
  • 思考习题
  • 教学研究
  • 教学视频
  • 教学课件
教学研究
加拿大开设本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况 
作者:姚建华   浏览次数: 3020   时间: 2010-04-14

 

一、基本概况

 

一般而言,加拿大大学的政治学专业设立以下研究方向:

(1)Canadian politics, 加拿大政治;

(2)comparative politics, 比较政治;

(3)political theory, 政治理论;

(4)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

(5)gender and politics 性别研究和公共政策。

其中,加拿大政治是最主要的方向。

 

二、加拿大政治研究

 

近几年来,加拿大政治的研究重心,正在进行转型。现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研究:

(1)全球化与加拿大政治;

(2)加拿大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

(3)联邦政府和民族统一;

(4)公民权利研究;

(5)公共政策研究。

 

三、加拿大政治方向的课程及归纳

 

(一)四大核心课程

 

(1)加拿大政府研究。(基础课程,本科一、二年级)

主要从以下的视角切入:联邦政府(历史和政治的情景)、政府研究、议会研究、魁北克和联邦政府研究、宪政、权利和自由法案、土著政治、政党等等。

 

(2)比较政治制度。(基础课程,本科二年级)

比较政治制度由一系列的具体课程组成,包括:比较政治制度:转型的视角;比较政治制度:当代政体;比较政治制度:国家和民族;比较政治制度:民主和民族化。

(3)政治理论。(基础课程,本科二年级)

主要研究西方政治理论从古希腊时期到当代的历史沿革。旨在介绍从柏拉图到尼采以来,政治哲学传统中的重要思想,观念和论争。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不仅探讨概念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政治制度构建的研究。主要介绍的人物和著作有: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阿奎那(论王权)、霍布斯(利维坦)、休谟(论人性)等等。

 

(4)政治学研究方法论。(基础课程,本科二年级)

方法论是加拿大政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介绍:理性选择理论,多元主义,理念、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新制度主义、后现代的理论、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的分析、政治研究和价值等。以外,还有许多定量分析的内容。

 

(二)加拿大政治研究的“新贵”

 

(1)自由民主理论研究。(选修课程,本科三年级)

课程主要聚焦于自由民主理论方面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其中包括:平等、自由、权利、正义理论、民主、价值、共产主义和女权运动。

 

(2)妇女和政治研究

课程主要从宏观的视野出发,历史地、理论地、实际地分析大众和精英政治中,性别政治的政治过程、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在此基础上,探讨加拿大女权运动和女权政治过程中的多元认同。

 

第一部分:理论的基础和历史的情景

1.女权主义和加拿大的妇女运动;

2.历史的视角:妇女、大萧条和福利体制;

3.战后时代的女权运动和政治;

第二部分:社会性别、政策偏好和政治参与

1.政治态度和选举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2.利益集团和社会运动:多元认同;

3.政治参与;

第三部分:妇女和精英政治

1.妇女和加拿大的政党;

2.妇女代表和选举制度;

3.妇女代表和新媒体;

4.女议员是否代表妇女?

5.地方政府的视角:妇女和地方政治;

第四部分:女性和公共政策

1.妇女和公共政策;

2.妇女和福利体制:儿童福利、医疗保障和贫穷;

3.土著妇女和国家政权;

4.妇女移民和国家政治。

 

(3)公民和非公民研究。(选修课程,本科三年级)

从历史和当代的视角出发,研究加拿大政治中公民身份和非公民身份在加拿大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公民身份被认为是,理性权利和人权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的情景下,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准确的界定自我公民的身份、如何认知少数人团体的权利、社会性别、阶级、人种、民族和移民,是当代政治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加拿大政治研究的“特色”

 

(1)加拿大福利制度的研究。(选修课程,本科二年级)

通过对加拿大民主和经济价值的研究,探讨其对国家公共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福利体制建立的作用。课程旨在回顾福利政策建立的历史基础、福利体制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福利体制的改革。

 

第一讲:我们如何评价我们的福利体制:理论的视角

第二讲:民主的价值:公平和多元的并举

第三讲:经济的价值:“给我钱”

第四讲:加拿大福利制度建立的初期。

第五讲:加拿大在战争和战后的福利体制

第六讲:贫穷、无家可归、食品安全与国家的福利政策

第七讲:加拿大福利政策的改革

 

(2)法律和政府过程研究。(选修课程,本科三年级)

法律是政府权力和政策的载体,象征着权威和正义。课程主要探讨刑法和政府过程的运作。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暴力”、历史的沿革、政治与法律、政治事件中的法律途径、犯罪政治学、法律与国家政权和政治团体、法律和不平等。

(3)公意研究。(选修课程,本科四年级)

公意研究是加拿大政治民主方向的重要分支。课程更多的通过定量分析的路径来研究理性选择理论、帕累托最优的实际运用和困境、个体的悲观主义和现实主义、价值和价值的转换、私利与公意的博弈、公意的构建和整合、媒介、政治参与,以及公意的代表等问题。

 

四、加拿大政治课程设计一览表

 

一年级:     政治学和政府研究导入;

 

两年级:     加拿大政府研究;

加拿大政治;

比较政治制度:转型的视角;

比较政治制度:当代政体;

比较政治制度:国家和民族;

比较政治制度:民主和民族化

政治理论导论;

国际政治(战争和和平问题、国家安全、国家外交和防御政策、性   

     别和国际关系、国际机构);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三年级: 加拿大的宪法原则;

大众传播和加拿大政治;

     《联邦宪章》和加拿大政治;

      加拿大福利体制研究;

                     加拿大公共事务研究:问题和争论;

     土著与加拿大政治;

                     美国政府研究;

                     后-共产主义政府研究;

                     英国政治制度研究;

欧洲一体化;

中国政治研究:

拉丁美洲政治研究;
      
非洲政治研究;

发展理论;

中东政治:

民主和自由理论;

妇女和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

民主理论;

国际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研究;

美国对外政策研究;

加拿大对外政策研究;

妇女和政治;

法律和政府过程;

政治学研究的方法;

政治学研究的定量研究方法;

公民身份和非公民身份;

政治理论与实践;

国际政治经济;

 

四年级:     全球化与政治;

地方政治制度;

魁北克政治研究;
联邦政府研究;

选举政治研究;

公意研究;

当代政治议题:全球经济和市场;
欧洲政治研究;

现代福利体制研究;
美国政治研究;

种族和民族主义研究;

拉丁美洲政治讨论会;

女性和国际政治经济研究;

发展的辩证法研究;

政治理论:人性研究;

政治理论研讨会;

现代政治哲学;

当代政治理论论争;

全球正义研究;

全球的视角下的政体研究;

国家安全研究;

国际关系理论;

俄罗斯外交政策研究;

战争的政治学研究;

非洲战争的政治学研究;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东冲突和和平的研究;

加拿大外交政策的研究;

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正义和性别;
公共政策议题:监狱的政治学研究;

人权研究。

以上课程,只是学院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很少是必修课,更多的是选修课程。其实本科生的课程并不是很多,整个四年一般有8门左右的课程。与国内的课程选择来说,来得更多自由和宽松。

 

 

 

五、加拿大政治课程设置的评价

 

(1)本土中心主义。加拿大政治的最大特征在于本土中心主义。这里的本土主义,更为准确的说,是“北美中心”主义。比较政治的分析框架建立的本源,就是凸现北美政治构建过程的“良性要素”,并以此为标杆去衡量被比较的对象。无论是福利政策的比较,还是政体的比较;无论是政党制度的比较,还是选举制度的考量,这个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2)重法理的传统。相比较美国而言,加拿大的政治研究,更为传统。法制、公平、正义和民主,是加拿大政治研究领域中四大最为核心的理念和价值述求。大部分的课程,无论是女权主义的研究,还是政治体制的探讨,最终将回归对于这些理念的深入思考。此外,就这些理念直接开设的课程,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3)女性主义的思潮影响甚广。如果跳过女权的研究,是很难去全面把握加拿大政治制度整体的。许多综合性大学,在开始政治学专业的同时,一并开设了妇女研究专业。可以说,女权运动的研究在国外(加拿大)已经成为相当主流的研究领域,更是一种日趋成熟的方法论。

 

六、加拿大政治研究生阶段的课程

 

(1)加拿大政治研究;

(2)比较政治;

(3)比较发展政治学;

(4)现代政治哲学;

(5)当代政治理论的争论;

(6)国际政治;

(7)美国外交政策;

(8)全球政治经济;

(9)全球治理;

(10)政治研究方法论。

 

七、研究生教育上课与考核方式:

 

(上课方式)加拿大的研究生( 硕士、博士)的课程人数很少,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硕士和博士的人数比较少,如皇后大学每年的硕士和博士新生,在十几个人左右。其次,整个硕士和博士期间,一共只要选择四门课程,其中两门是必修课,两门是选修课。通常的情况是:必修课程是新生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通常硕士或者博士都会在第一年选完所有的课程;选修课的学生可能来自于所有的年级,不过都在3—5人左右,因为一般院系提供10门左右的选修课程可以选择。

 

上课以小组讨论为主,如一个星期看完一本书,三个同学就不同的章节做陈述,老师点评,学生讨论。

 

(考核方式)一般而言,和国内类似。但是比较注重平时检查和最后考核相结合。

出席和课堂表现:30% 包括每次个人陈述的质量和上课讨论发言的积极程度;

期中作业(小论文):30%

期末作业(大论文):40%

 

八、本科生教育上课与考核方式:

 

(上课方式)在加拿大的大学,一年级是没有专业的,一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相当入门的课程(政治学专业:政治学导入,面向学校所有的学生,包括文科生和理科生),而上课的人数可以多达几百人。到了两年级以后,才有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一般一年级是以老师讲解和powerpoint演示为主,两年级以后的课程一般都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可能是班级规模不是很大的原因)

 

(考核方式)这个和国内的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加拿大更注重平时上课的积累和平时的阅读。

 

这里有两个制度,可以小作介绍:

其一:tutorial制度(中文应该是“辅导制度”)。每一个星期,学生参加完教授的讲座(一般为两个小时),每个星期有一个“课外辅导”(这个是必需参加的),“课外辅导”主要是讨论教授这个星期布置的阅读,一般是一个小时。并在“辅导”课后,递交本周的阅读小结。

 

其二:助教制度。和国内的助教不同,加拿大(美国也是一样的)的助教制度,可能略显得专职化。助教是本专业的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硕士可能集中于本科低年级的助教,而博士可能集中于本科高年级的助教)。每一门课程的助教,需要去教授的讲座,然后自己主持本周的“课外辅导”。(一般负责25个学生,所以一门500人的课程,可能会有20个助教)随时和自己的学生保持联系,答疑解惑。批阅每周的读书笔记,以及最后课程的论文,和期中的闭卷考试等。学生最后的成绩是由助教给出的。基本上每个研究生都作助教工作,因为这也是经济的主要来源。

 

基本上,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0%  课外辅导的出席率和课堂表现

30%  期中的知识测试,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20%  期中的小论文

30%  期末的大论文

 

补充资料

 

研究生教育:

 

(上课的方式)加拿大的研究生( 硕士、博士)的课程人数很少,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硕士和博士的人数比较少,如皇后大学每年的硕士和博士新生,在十几个人左右。其次,整个硕士和博士期间,一共只要选择四门课程,其中两门是必修课,两门是选修课。通常的情况是:必修课程是新生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通常硕士或者博士都会在第一年选完所有的课程;选修课的学生可能来自于所有的年级,不过都在3—5人左右,因为一般院系提供10门左右的选修课程可以选择。

 

上课以小组讨论为主,如一个星期看完一本书,三个同学就不同的章节做陈述,老师点评,学生讨论。

 

(考核的方式)一般而言,和国内类似。但是比较注重平时检查和最后考核相结合。

出席和课堂表现:30% 包括每次个人陈述的质量和上课讨论发言的积极程度;

期中作业(小论文):30%

期末作业(大论文):40%

 

本科生教育:

 

(上课的方式)在加拿大的大学,一年级是没有专业的,一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相当入门的课程(政治学专业:政治学导入,面向学校所有的学生,包括文科生和理科生),而上课的人数可以多达几百人。到了两年级以后,才有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一般一年级是以老师讲解和powerpoint演示为主,两年级以后的课程一般都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可能是班级规模不是很大的原因)

 

(考核的方式)这个和国内的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加拿大更注重平时上课的积累和平时的阅读。

 

这里有两个制度,可以小作介绍:

其一:tutorial制度(中文应该是“辅导制度”)。每一个星期,学生参加完教授的讲座(一般为两个小时),每个星期有一个“课外辅导”(这个是必需参加的),“课外辅导”主要是讨论教授这个星期布置的阅读,一般是一个小时。并在“辅导”课后,递交本周的阅读小结。

 

其二:助教制度。和国内的助教不同,加拿大(美国也是一样的)的助教制度,可能略显得专职化。助教是本专业的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硕士可能集中于本科低年级的助教,而博士可能集中于本科高年级的助教)。每一门课程的助教,需要去教授的讲座,然后自己主持本周的“课外辅导”。(一般负责25个学生,所以一门500人的课程,可能会有20个助教)随时和自己的学生保持联系,答疑解惑。批阅每周的读书笔记,以及最后课程的论文,和期中的闭卷考试等。学生最后的成绩是由助教给出的。基本上每个研究生都作助教工作,因为这也是经济的主要来源。

 

基本上,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0%  课外辅导的出席率和课堂表现

30%  期中的知识测试,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20%  期中的小论文

30%  期末的大论文

 

(课程的设置)

上次整理的课程,只是学院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很少是必修课,更多的是选修课程。其实本科生的课程并不是很多,整个四年一般有8门左右的课程。与国内的课程选择来说,来得更多自由和宽松。

 

注: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毕业硕士加拿大女皇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2007复旦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研讨会论文)

 


版权所有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品课程网 本站始建于2007年4月21日
网站备案:沪ICP备07010677号  总访问量: 3118268  昨天: 582  今天: 347  在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