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品课程 今天是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 课程首页
  • 课堂场景
  • 师生聊学
  • 实地调研
  • 师生寄语
  • 作业选展
  • 教学资源
  • 学术简讯
  • 进言网建
精品课程
  • 课程介绍
  • 教学队伍
  • 教学大纲
  • 教学方法
  • 参考书目
  • 思考习题
  • 教学研究
  • 教学视频
  • 教学课件
教学研究
奥地利有关本国政治(制度)教学(本科)的简况 
作者:陈春萌   浏览次数: 2231   时间: 2010-04-14

2007复旦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研讨会

参 阅 资 料


奥地利有关本国政治(制度)教学(本科)的简况
                           ——以维也纳大学为例

                                      陈春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毕业生

                          维也纳大学政治学系学生

 

一、背景介绍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Universität Wien)是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尽管她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学校却依然充满活力,各个学科从行政机构建设到学制设置、教学内容都在不断革新,以政治学系(Institut für Politikwissenschaft)为例,主要表现在:
- 政治学系几经院系调整,目前设在社会科学学院(Fakultät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之下;
- 新老学习计划的交替从2002年起到今年六月终于全部完成。
- 自2007年冬季学期起,政治学系从传统的两级学位(硕士¬¬¬¬/博士)学制改为三级学位(本科/硕士/博士)学制,是为对传统学制的一个重大突破。
        维也纳大学政治学系拥有4000多名学生,是奥地利最大的政治学系。目前主要的教师有26位,另每学期有1-3位来自国内或国外的客座教授。这些学者往往与很多学术机构有密切的联系,系里除了举行定期的学术活动以外,与积极参与各项涉及现实政治的活动,因此有时的课堂安排会是参加某次学术报告大会,直接面对外校的学者或政治家。目前该系的研究重点是
- 政策研究
- 政府管理
- 性别关系及其在政治社会转型中的角色
- 欧盟、东欧、东中欧、东南欧的民主发展
- 和平的冲突解决
        由于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教学支撑点,该系的学生毕业论文常常在奥地利政治学社(Österreichischen Gesellschaft für Politikwissenschaft)的最佳硕士/博士论文评选中榜上有名。


二、教学模式
目前的本科课程设置如下:
- 初阶段(Studieneingangsphase), 30 ECTS
- 历史概论(Historische Grundlagen),4 ECTS
- 方法学(Methoden),12 ECTS
- 核心课程(Kernfächer),36 ECTS
- 专题和实习(Spezialisierungsmodule und Praxismodule),26 ECTS
- 本科讨论课(Bachelorseminar),12 ECTS
- 选修课(Erweiterungscurricula),60 ECTS
        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奥地利政治和欧盟 、国际政治以及比较政治等四个方面。核心课程有两部分组成——在每个方面,学生必须修读两门课,一门为讲座课(Vorlesung),一门为阅读讨论课(Proseminar),各为两个学时 ,(目前规定)应当在同一个学期内完成。两者的相同点在于主题相同,比如“奥地利政治与欧盟”,其主题都是关于奥地利政治制度的结构、机制及主要参与者的概论,具体议题包括宪法、议会、政党制度、政府、社会伙伴(Sozialpartnerschaft)以及奥地利政治的欧洲化、欧盟政治制度。
        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将切身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课堂教学
        讲座课的课堂上主角是教授,阅读讨论课的主角是学生。讲座课上教授讲课的速度飞快,主要强调重点,并配以投影仪等设备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基本板书,如果事先没有做准备,会觉得上课时跟不上进度。即使是讲座课上,教与学之间也有互动,每次都会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提问。阅读讨论课上,每次都有一个固定的议题,学生课前看一篇到几篇由教授指定的论文,由一个小组的学生主持读书报告会,各人负责一部分,比如对指定论文的概述、重点阐述、评论,另外还需独立寻找课堂外的相关论文,并做一系列介绍和比较。最具挑战性的并非准备报告,而是在报告会的自由讨论阶段,小组成员必须即时应对同学的各种问题,并控制讨论的气氛。最后教授会做一个对该议题的简短总结,并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点评。不论是讲座课还是阅读讨论课,虽然课堂上都只有两个学时,可在课堂外,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预习准备(例:Rosenberg教授对Vorlesung的经典解释)。
课外辅导制度
        通常每个教授每周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一小时接见学生,称为“谈话小时”(Sprechstunde)。如果学生需要额外帮助,可以和教授通过email等方式联系,另外约时间。(通常教授在课堂授课结束后不会留下来接受学生的提问,只在“谈话小时”接见。)
参考资料
        每门课会指定几本参考书目,但是买书还是借书是学生的自由,教授和系里都不干涉。基本的参考书目校图书馆的科材分部会收集多本,供学生借阅。阅读讨论课有一本指定的自编教材,收录有各议题的一到两篇具有典型意义的论文。每学期结束时,教授会询问学生意见,并决定是否要重新修订下学期的“论文集”。
        (奥地利图书馆的开放性是中国很多市立或大专院校的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仅以复旦大学为例,校级和系级图书馆对于进入书库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准入控制,使学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考核方法
        讲座课的考核通常为闭卷考试。每个学期都有数次考试机会,可以自由选择。考试时间不长,约在一小时左右,问题也不多,重在抽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问题具有主题偏向性)。由于ERASMUS等欧盟内的学习交流计划及维也纳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开放性,政治学系的外国学生占一定比例,教授允许外国学生用英语答题,甚至可以携带普通外语字典以帮助理解问题。由于考查的重点是学生是否理解了专业知识,所以一个外国学生也许能用英语或不太熟练的德语拿到1分(优),而一个以德语为母语的学生也许只能得5分(不及格)。
        课堂讨论课的考核比较复杂,有几部分组成。(1)为了保证课堂的讨论质量,一些教授会采取每次检查出勤率的方法,学生允许缺席两次,两次以上将影响最后的评分。(2)小组报告的情况。(3)写作一篇到几篇小文章。(4)期末进行简短的闭卷考试(有些教授也会采取要求交一篇大文章,有时两者也可二选一)。
        在“专题和实习”阶段的课程中,奥地利本国政治也是八个专题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但由于本科阶段这部分的课程架构有明显照搬和简化硕士课程的倾向,在2007年冬季课程表中甚至有些含糊不清,无法对此进行阐述和比较。

 


版权所有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品课程网 本站始建于2007年4月21日
网站备案:沪ICP备07010677号  总访问量: 3015921  昨天: 1004  今天: 835  在线: -3